【新闻发布会】发言人来了丨看璧山如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3月26日,“发言人来了”——璧山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活动召开。
在今天发布现场,璧山区相关部门的5位发言人围绕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”这一主题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,快一起来看看
发言人:
欧 林 璧山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
陈志强 璧山区科技局副局长
钟 龙 璧山区经济信息委经济运行科科长
陈 楠 璧山区工商联秘书长
陈永星 璧山区金融中心主任
主题分享
欧林:今天,我重点向大家介绍我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专项行动。
一是政务服务优化行动。我们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积极推广运用“渝快办”,拓展“一网通办”“全区通办”“一窗综办”“上门办”等服务事项,最大限度实现“一次都不跑”。完善企业和自然人政务服务链,全力推进企业准营、水电气过户、公民婚育、灵活就业等高频事项“一件事”联办,持续提升服务效能。
二是重大项目护航行动。我们建立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库,实行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专班”服务机制。创新推出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模式,对重大产业项目,提供用地、用能、用工等要素定制化解决方案。2024年,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6.8%,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%。
三是实施融资渠道畅通行动。我们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,开展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,全面推广“信易贷·渝惠融”融资平台,全覆盖摸排走访辖区内7万余家经营主体。2024年,对接融资需求超10亿元,实体贷款利率下降12%。创新打造璧山区“信易+个体贷”,采用“政银担”融资模式,提高个体工商户融资额度。
四是实施权益保护强化行动。我们深入推进清廉市场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净化市场环境、畅通要素流通渠道,为市场风清气正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协同区司法局等相关部门,持续推进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,常态化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完善“首违不罚、轻微免罚”清单,给予市场主体成长“容错、试错”空间,营造柔性暖心的市场环境。
陈志强:今天,我主要与大家分享我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关举措。
一是培育创新主体。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“双倍增”行动。每年根据市级部门相关要求,分批次组织区内企业参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。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,严格审核企业年报信息。落实《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》等政策文件,规范开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发展、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、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等科技创新奖励申报审核,确保政策奖励落实到位。
二是助力企业攻关。聚焦“416”科技创新布局,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,推动实施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。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,鼓励企业参与市级重大(重点)科技专项申报,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同时,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,通过政策宣讲会、业务培训会等方式强化指导服务,提升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组织性、系统性。严格执行科研项目配套奖励政策,根据该单位所获财政资金额度,分别给予国家级30%、市级20%的配套奖励,每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可以达到国家级100万元、市级50万元。
三是强化科技金融赋能。发挥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作用,持续扩大贷款规模,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同时,按照上级部门要求,引导企业参与创新积分评定,助力优质企业纳入科技创新再贷款“白名单”。此外,我们将联动相关部门探索组建创投基金,联动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,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。
钟龙:大家好,今天我将从企业服务与优质企业培育的两方面工作做简要分享。
一方面服务有温度——当好企业“贴心人”
全周期服务:从“出生证”到“成长礼”。我们创新推出“服务专员+专班联动”模式,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扩能的“全生命周期”陪伴。举个例子:辰致科技的轻量化底盘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,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。这背后,是专班人员“跑腿”协调用地、环评、用工等12个环节,甚至为企业定制了“雨天施工预案”,确保雨季不停工。同时,积极搭建“银政企”对接合作平台,用好用活“绿色贷”“技改贷”等信贷产品,推动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。强化电力、燃气等能源保障工作,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分布式光储等清洁能源建设,缓解迎峰度夏期间工业用电压力。2024年,我们通过“渝快办”办理燃气、电力等许可事项14件,平均办理时间压减到3天。发放中小微流动信用贷累计45笔、总计1.66亿元,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。
第二方面成长有速度——培育“专精特新”生力军
梯度培育:小企业也能长成“参天树”。我们出台了《璧山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从“精准选种育种、系统选苗育苗、广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聚力培育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、大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、合力培育上市企业”7个方面明确了构建梯度体系的具体举措。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,首次获得市级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称号的,一次性分别给予15万元、5万元奖励;首次获得国家级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“小巨人”企业称号的,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、30万元奖励。2024年璧山区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0家、“小巨人”企业3家,累计分别达到259家、17家,其中民营企业分别达到244家、16家。
区经济信息委永远是大家的“最强后援团”!
陈楠:近年来,区工商联在加强政治引领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助企解难纾困、强化组织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、积极作为,推进各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、取得了新成效。2024年,区工商联2项工作获评全国工商联优秀案例;获得市级荣誉表彰7项;全年4次作为区县代表在市工商联相关会议上交流发言;27家企业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47项。今天,我主要与大家分享我们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。
一是建强“企业之家”。我们设立了线上线下“投诉吐槽”窗口、96006热线电话、“政企通”微信公众号、“璧商荟”诉速办等诉求收集渠道,通过建立问题诉求“收集甄别—领办交办—办理反馈—回复评价—督查督办”全流程闭环管理、快速响应机制,确保市场主体问题诉求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。
二是聚力打造“企业之家”赋能市场主体“湖畔沙龙”品牌。即是迭代升级企业之家的3.0版本,将“璧商荟”小程序与“湖畔沙龙”活动深度融合,线上利用“璧商荟”小程序收集企业供应需求,线下融合“湖畔沙龙”活动落地落实。今年,我们将围绕企业供应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科技链“4链”开展“湖畔沙龙”活动。也欢迎各企业积极联系我们参与。
三是聚力打造“璧商荟”供需应用场景品牌。即我们将汇聚全区一、二、三产业供需对接、汇聚惠企政策精准推送、汇聚发布金融产品实现政银企互动交流、汇聚数字化应用场景、汇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赋能,集成区内上下游产品、零配件、原材料、技术服务、人才等资源“对接中枢”,持续完善“璧商荟”小程序。今年,我们还将开通惠企政策精准推送、“码上反映”两个功能,提升服务企业质效。
四是开展“领导坐班·直通直达”活动。每周我们将定期邀请相关区领导现场坐班秀湖公园“企业之家”,专题倾听企业诉求,纾解企业难题,并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处理、限时办结、跟踪督办机制,以企业之家“政企直通车”的方式,做到市场主体问题诉求直达直解。
五是实施“党建聚链”工程。今年,将深化开展“红链惠企直通车”暨“书记听你说”主题活动,与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形成党建联动,开展3场活动,一是五四“书记听你说”专场座谈,二是“七一”“党建促干 红链赋能”经验分享会,三是国庆“湖畔沙龙”交流活动。我们将积极探索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机制,通过构建红色引领的“红链”机制,推动政企联动,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。
陈永星:今天,我主要与大家分享我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有关举措。
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“源头活水”。将继续宣传各类差异化信贷政策,优化信贷结构,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,确保民营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。同时,我们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探索供应链金融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,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,降低融资成本。
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。将针对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、不同行业特点,量身定制个性化、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。例如,为初创期企业提供人才贷、认股选择权融资等服务;为成长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服务;为成熟期企业提供上市辅导等服务。
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流程,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。将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动金融机构简化业务流程,提高服务效率,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优质的金融服务。同时,我们将加强与区级各部门的沟通协作,搭建银企对接平台,及时了解民营企业融资需求,提供精准化服务。
四是加强风险防控,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。指导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加强风险管理,完善风险预警机制,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。
活动现场
还以“你提问,我回答”的对话形式
开展政策解读活动
详情请见
爱璧山APP直播回放
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
更加繁荣的经济发展局面!